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是汇集世界科学智慧的大舞台,与居住息息相通的家装行业也掀起了“世博热”,世博园内各具特色的国内外自建馆的建筑构造,到馆内所展示的主题和内容,无不折射出环保理念和前沿科技成果,让人们对未来家居生活的美好前景浮想联翩。有家装业的业内人士表示,世博园蕴含了太多的装修、设计“妙笔”,他们把“世博游”当成一次吸纳时尚设计理念的机会。

世博为家装设计注入新活力
刚从世博会归来的陈先生虽然没有机会进中国馆看,但是仔细看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国家馆以及地方馆。陈先生表示,如果把世博园的一个个场馆比作一套套新房,那么参观世博时除了看到场馆的外观外,看到最多的就是场馆的装修。各具特色的展馆展示是世博会的特色之一,有的展馆以造型取胜,有的主打文化牌,有的则以现实建筑表达抽象意境,如酷似大篮子的西班牙馆、像一朵蒲公英的英国馆、像一个紫蚕岛的日本馆、犹如一只通体白色冰壶的芬兰馆、像沙漠的绿洲城的阿联酋馆、形似音乐盒的新加坡馆,的亮点就是创意。
从事家装行业的黄工表示,虽然还没有机会去看世博会,但从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了不少关于世博场馆的资料,对各场馆的建筑风格、设计理念也有所了解。他表示,世博园内有很多创新的理念、实用而有价值的设计都是走在世界最前沿的,很值得国内的家装行业学习借鉴,它将会让国内的装修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黄工表示,目前,很多装修业主都喜欢选择欧式风格,他们认为选择欧式装修、摆放欧式家具、陈列欧式风格的装饰品,那么装修出来的家居就会像欧洲贵族府邸一样的富丽堂皇。然而,他们仅仅在模仿和抄袭,装修出来的效果不伦不类,大有东施效颦之嫌。有的甚至是多年前流行的风格,现在再把它用到家居装修中,已经过时了。黄工说,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东西本来是好事,但不能照搬。设计师应该更多地去研究其创意和理念,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变成自己的东西。
绿色低碳诠释未来家居新理念
“低碳”概念是时下家装行业的话题,低碳家装、低碳材料等等新名字铺天盖地,然而,却很少人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低碳,怎么样的家居生活才算得上真正的低碳生活。不少到过世博的人们都能从场馆的外观材质、场馆内部的点滴细节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如芬兰馆的冰壶造型,它的鱼鳞外墙采用的新型材料是以标签纸和塑料的边角余料为主要原料,表面坚硬耐磨,水分含量低,自重轻,不褪色,顶部的碗状开口设计,可促进自然通风,且能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为展馆制冷等设备提供电力,雨水也可进行回收再利用;日本国家馆的外墙,是采用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有“会呼吸的墙”美誉;意大利国家馆采用的透明水泥,在混凝土中加入玻璃质地的成分,还带有不同透明度的渐变。
负责意大利馆设计的设计团队S&G表示,“低碳家居”其实就是简约的生活,在家庭装修时要尽可能地采用简约的设计,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除去不必要的部分。当然,一定要采用优质合格的环保材料。
有业内人士表示,“低碳家居”不仅体现在新型环保材料在家居中的应用程度上,更它要求从设计、施工到装饰的装修全过程都全面讲求环保,充分与大自然融合,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买新居、装新房,选择绿色装饰材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家装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环保、伪低碳的概念,让消费者真假难辨。有的家装公司倡导的是绿色低碳装修,但他们却是在打着低碳的幌子来蒙骗消费者,为了赚取高额的利润,不惜以次冲好,拿一些有污染、不达标的产品贴上“低碳家居”的标签;有的装修业主以为全屋采用环保材料,装修出来的房子就能达到低碳要求,然而他们却忽视了污染叠加效应,过度装修也是污染的源头。
旧的装修材料可用于二次装修
有装修业主认为,家居装修所采用的材料、家具、装饰品都要是牌子货,东西越贵,越能体现其价值。其实不然,一些废弃材料、普通材料在家居装修中同样能派上用场。如世博园中沪上·生态家建筑材料源于“垃圾”。立面乃至楼梯踏面铺砌的砖,是上海旧城改造时拖走的石库门砖头。内部的大量用砖是用长江口淤积细沙生产的淤泥空心砖和用工厂废料“蒸压粉煤灰”制造的砖头;石膏板是用工业废料制作的脱硫石膏板。此外,木制的屋面是用竹子压制而成,竹子生长周期短,容易取材,可以避免木材资源的耗费。聪明屋的阳台制作也采取了“工厂预制、整体吊装”的方式,把建造污染降到。
在家居装修中,装修业主可以发掘最常见材料的美,充分利用身边最常见材料已开发或待开发的特性,来装饰居室空间,同时把一些废弃的材料重新利用起来,将材料的用途发挥到了。如一些老树桩打磨一下就成了原生态的桌椅;如一些造型别致的酒瓶可以成为小台灯;做二次装修时,原来旧的装修材料同样可以进行再利用。